2008年3月9日星期日

Trader: A Life with Gadgets


這陣子圍繞我的都是electronic gadgets。Iphone終於闖進我的生活圈子裏,它對我最大的用途竟然是其播歌功能,讓我重回音樂的懷抱裏(你可能會問為何不索性買一部ipod touch,因為我又想用它打電話嘛〉。

現在手袋裏總有四部gadget:除了iphone外,我還隨身帶著一部digital camera、一部公司的手提電話、及一部公司的Blackberry。加起來都差不多袋著一萬元上街。

其實我不是這樣的物質主義,自己都希望追求簡單的生活,減輕負擔,不過似乎每部gadget都有其優點及既定功能,大家都似乎取代不了大家似的。或許是我某一種的偏執,總覺得要拿著照相機才可以拍照,拿著電話才可以講電話,所以叫我拿著blackberry講電話、或者用nokia電話去拍照、去聽音樂都覺得不是味道。於是身上的機種越來越多...

有時gadget多都不是壞事。曾經試過放工在街上接到三個客的enquiries,同時又要問上司意見,於是我就好像一個「傻婆」似的在街上一邊用blackberry打yahoo messenger及email,一邊用手提電話講電話打sms。街上的人可能以為我沉迷「打機」不問世事,我暗自擔心自己會否因要忙於應接而最後被車撞倒。

朋友傳來一份華爾街日報的article,他說閱到這篇文章就想起我,還稱呼我做rogue trader,真令我哭笑不得。想起自己平日都是小綿羊,被欺負的多,哪何來會是rogue trader?

那篇文章提及一個trader憑著油價急升的趨勢而賺了一大筆,不過我倒留意就是他是一個瘋狂的藝術收藏家。他不單是買一、兩幅作品,而是買起整個exhibition。還有,他所買的都是一些名不經傳的當代藝術作品。

我有時覺得將trader與art collector的身份放在一起是一個詭異的組合。當然我都相信有人是真心真意醉心於藝術,不過會否有更多時候是為了心理補償、為了彰顯自己有眼光有品味而不是滿身銅臭的人、抑或根本擺脫不了trader的mindset,投資滄海遺珠,低買高賣,然後又賺一大筆?

當有一個收藏家向你提出買入你所有的作品,然後放進他位於德國的古堡裏,你會嗤之以鼻?趨之若騖?抑或與他討價還價?

實在是對藝術工作者一個大考驗......

沒有留言: